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第一,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第二,平衡医保准入和产业发展,实现降低医疗成本和企业持续发展双赢局面。第三,全方位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企业通过资源重组做大做强。
第四,加快国产医疗器械推广应用,支持国产器械产品进入公立医院。通过制定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目标,明确公立医院集中采购高端医疗器械设备国产化率不得低于50%,并逐步提高比例。积极营造使用国产品牌的氛围,加快建立国产品牌应用示范基地,加大对医生开展国产化产品使用教育,逐步建立国产品牌使用习惯和信任。
近年来,我国植入性医疗器械取得了部分突破性创新,但仍整体面临着“卡脖子”问题,亟待推进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高质量创新和规范管理。建议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支持原始创新。
首先,建议成立植入性医疗器械研发联盟。其次,要保护植入性医疗器械原始创新。此外,要构建植入性医疗器械应用规范管理体系。
建议合理科学选择可允许重复使用品种,对于部分高值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及耗材,建议通过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继续应用。同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生产厂家积极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及耗材,并提供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服务平台,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看病贵问题。
“入院难”已成为创新器械目前在临床应用阶段最严峻的挑战。而创新医疗产品入院难导致其使用受限,不仅影响患者的及时使用,而且挫伤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吴彬表示,她今年计划从优化创新医疗器械新增医疗服务价格审批这个方向建言献策,希望能够打通创新医疗产品进入医疗机构“最后一公里”。
方向明呼吁,科技部、卫健委跨学科整合人才资源,联合企业研发力量,聚焦这些短板领域,集中开展重点科技攻关,以新质生产力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给能力,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06全国代表袁玉宇: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中小型创新企业支持、优化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及落地
加大对“投早投小”的倾斜:袁玉宇建议,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优质中小型创新企业的研发、推广、融资相关扶持力度。希望能够通过制度的创新、生态环境的创新,达到真正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优化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在推进国家集采和地方集采过程中,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还有完善和调整空间,以提升集采效率、避免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建议集采可以朝联盟化、区域化方向推进,对于高值医用耗材举行区域性的多省份联盟集采,提高集采效率;在保护创新方面,建议在集采报量环节,优化集采报量规则,对国产创新产品赋予一定比例份额等。
目前,在罕见医疗器械审评方面没有出台专门的审评办法。建议加强对罕见医疗器械研发的政策支持,优化罕见医疗器械审批流程,创新小众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推动角膜医疗器械的保障与完善,以给更多患者带去光明。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有很多创新设备、创新试剂、创新耗材,建议除了鼓励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生产外,还应该为国产医疗器械提供应用场景。
针对国产薄弱和创新领域医疗器械在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遇到的问题,全国代表、农工党深圳市委会主委常巨平建议,加快我国薄弱医疗器械耗材国产替代。
代表建议:1、专项计划支持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平台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高校院所为支撑,推进协同创新,打造高端器械创新研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2、重点突破一批国产化率低的高端整机设备、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3、加快发展适宜的人工智能、可穿戴、精准监测、康复辅助、适老性产品。4、引导相关主体以股权并购等方式参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高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代表建议:1、优化“卡脖子”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流程。建议国家药监局依据紧迫程度进行分级管理,为“卡脖子”的国产医疗器械开设审核“绿色通道”,缩短技术审评时间,提高注册审核效率。2、加强医疗器械关键原材料联合攻关机制。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通过对“卡脖子”的高端医用材料系统梳理,建立政、产、学、研、医全产业链联合攻关体,进一步加快推动高端医用材料国产化。
方诗元建议,进一步扩大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更好发挥“以量换价”作用,提高采购的效率,节约资金成本。
在《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基础上,建议完善创新医疗器械认定操作指南。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创新认定的评分细则,建立科学的评价评分制度;区分原创性创新和改良性创新的认定要求,引导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原创性创新驱动发展;既要用好临床实验数据,也要用好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数据,更多参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专业委员会的意见建议,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临床实验,既给企业造成金钱和时间上的浪费,又减慢了创新产品上市的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陈义汉:加快发展智能康复医疗在今年期间,针对康复机器人行业发展受限、推进智能康复医疗存在堵点、医保覆盖智能康复项目偏少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陈义汉在《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康复医疗的提案》中指出,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去实现智能康复医疗,是解决当下康复医疗供需矛盾的关键路径。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在今年全国上,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带来关于生物医药产业的提案。围绕行业现状,他提出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推动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等多项建议。
近年来,随着Chatgpt、Sora等AI软件的爆火,越来越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
建议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好最大的医疗数据库,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助力。
今年1月份,工信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一批创新标志性产品,而脑机接口正是其中之一。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在医疗等领域前景广阔。
今年全国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这一领域积极建言献策。在3月8日的“代表通道”上,全国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就介绍了我国科技企业在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
今年全国,黄立建议加速推进植入式脑机接术创新发展。他表示,培育发展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我国亟需加快植入式脑机接口产业布局,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侯立军教授介绍,脑机接口让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它的发展需要基础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研究的协同发力。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带来了《关于加快我国脑机接口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他表示,发展脑机接口需要补全补齐产业链和人才链,建议我国通过加强对脑机接口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来源:智采器械中国网、人民政协网、央视新闻、中国生物材料协会、上海经信委、安徽省卫健委、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网、其他网络公开信息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亚洲城官方登录入口
上一篇:密云区举办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大会 下一篇: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大会召开 成立首个高端医疗器械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