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新征程!由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检验科、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卒中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2024年神经系统疾病实验诊断高级研修班”于2024年6月21日-22日在北京天泰宾馆成功召开。
2024年6月21日下午,由张教授、梁国威教授担任主席的神经免疫检验论坛拉开帷幕,首先由来自湖南省临检中心任碧琼教授做专题报告:细胞因子及免疫学精准诊治思路。之后分别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金薇娜教授分享了根据基于多组学的卒中炎症靶点开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教授,就血清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化学发光方法开发及在脑卒中诊疗的临床应用探究性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何小魁教授带来题为间接免疫荧光标准化及最新进展的专题讲座;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范元腾教授,通过整合实验室检测在神经免疫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陈玮琪教授,以血脂代谢普检测在卒中诊治评估中的应用为题,用了大量的文献和数据说明了血脂代谢谱和血脂代谢组学对于各类疾病机制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晓峰副主任技师,就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出脑脊液中NGAL水平在神经外科手术发生感染时,会呈现升高状态,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主持神经免疫检验论坛的专家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弢教授、首都医科大宣武医院刘宇老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谢智强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牛文彦教授。最后,分会场主席张教授作总结性发言,本论坛围绕着神经系统疾病,从基础病的研究、发病机制的研究、验证到诊断试剂盒的研发,相信给每一位检验人、临床医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每一位与会学者都会有新的思路,找到自己和团队新的方向。
同时,由戴二黑教授、崔丽艳教授担任主席的血栓检验论坛也顺利举行,首先由北京佑安医院王文静教授带来智慧凝血实验室建设与展望的分享;之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利新教授,从检验的前、中、后的流程里每个质量关键环节对质量管理要求和要点进行分析,并给出全程质量控制的建议和措施;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琦教授,就血栓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及临床应用进行分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王学峰教授,为我们带来关于血栓与止血检测的创新实践的内容;北京协和医院朱铁楠教授对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治现状进行了报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门剑龙教授,带来直接口服抗凝药的实验室检测进展,导出目前临床应用DOAC的几个关键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静教授为我们带来易栓症检测相关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的报告,说明中国人群常见的易栓症主要是抗凝血酶(AT)、蛋白C和蛋白S的缺陷,多因素综合分析不容忽视的易栓状态;最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屈晨雪教授,就血小板检测在血栓性疾病的应用,介绍了常用的血小板检测试验、血小板功能相关分子蛋白检测,提出抗血小板治疗的实验室管理策略。
主持血栓检验论坛的专家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英玉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解春宝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韩冉教授;学术分享后由戴二黑教授、崔丽艳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与参会学者围绕血栓相关检测的标准化、在卒中临床的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同时召开的还有由赵虎教授、应斌武教授担任主席的神经感染检验论坛,首先由北京总队医院王述莲主任技师带来病毒性肝炎精准检测与诊疗挑战的专题报告;论坛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赵虎教授带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多重基因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的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旻晋教授,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队列研究、发病机制探索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优化等角度,分享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在最近几年中的一些研究成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曹敬荣教授,分享了结核性脑膜炎实验室检测和中枢神经感染病原谱与实验室检测进展;深圳理工大学肖珂博士,为我们带来神经系统感染检测及机制研究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的报告;厦门大学医学院王鑫教授,带来认知障碍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的研究成果分享。
主持本次论坛的专家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炬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中医医医院刘庆中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蔡力力副主任技师。学术分享结束后,由赵虎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与参会学者围绕中枢神经系统病原体多重基因检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认知障碍疾病的神经免疫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由王小中教授、郑磊教授担任主席的神经生化检验论坛也在21日下午成功召开,山东省立医院卢志明教授对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检测最新进展进行了分享,认为基于单分子阵列免疫技术检测P-tau181被证实脑脊液及PET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裴中教授基于生物标记物的脑体检策略在痴呆早起筛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报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弢教授做了易栓症的实验室检测和应用的专题报告;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陈志颖教授就血清补体C3、C4在脑出血临床预后及突触修建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袁超教授,通过脑脊液中IL-6升高的临床意义阐述了从IL-6在神经系统的表达情况、IL-6及IL-6R在神经系统各类细胞的表达特点及在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变化进行了报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孙海涛教授就基于多组学挖掘肠道菌群代谢物作为颅内动脉瘤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分享,为IA破裂风险的预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主持论坛的主持有:南昌大学第二医院王小中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杜鲁涛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卢志明教授。学术分享结束后,由王小中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与会嘉宾与参会学者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检测最新进展、基于生物标记物的脑体检策略在痴呆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6月22日大会主论坛盛大开幕,开幕式由原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副院长戴二黑教授主持。中国卒中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致欢迎词,对各位嘉宾、专家及同道的莅临表示欢迎,感谢业内专家对本次会议的关注,对检验分会的支持,同时对于分会的宗旨及发展方向予以阐明。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院士线上进行了致辞,强调了卒中防治新思路的重要性,对检验医学分会的学术发展寄予厚望,并预祝大会成功。中国卒中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丛玉隆教授致辞,对检验分会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对本次会议的筹备表示感谢,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指出人口老龄化对医疗行业及检验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期望检验界的专家、学者进行多学科交叉合作,为卒中及其他慢病的防治贡献力量。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卢德宏教授致辞,祝贺大会开幕,卢会长强调了检验对卒中防治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卒中医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卒中学会以卒中医学转化为抓手,全力支持卒中领域专家学者的创新转化工作,同时要用更多的力量培养青年人才,为卒中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未来的引领者。
学术报告环节,北京医院温伟教授做题为心脏标志物在胸痛患者快速分流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名誉主委丛玉隆教授带来题为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方法学及临床应用探讨的学术报告,讲述了血栓与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重要作用,血小板检查的现状及方法学进展及血小板聚集在多学科临床的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赵殿江教授带来题为需求驱动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影像学方法指导下的病因精准分型对脑卒中诊疗的重要意义、目前面临的临床问题和挑战,对血栓诊疗的成像新方法、中国人脑血管血栓图谱进行了分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院士带来题为患者驱动的医学创新,明确一切医疗创新以患者为中心,解决临床问题是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介绍了团队近些年在脑卒中的预防、诊疗中的研究成果和创新内容。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带来氯吡格雷耐药基因检测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对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实验室检测方法、CYP2C19突变频率及检测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享了氯吡格雷抵抗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论坛主持嘉宾有河北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戴二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赵虎教授、福建省立医院黄毅教授、航天中心医院梁国威教授。
栽得梧桐木,为有凤凰来,值此盛夏之际,通过本次学术会议与各位同仁分享前沿技术,探讨神经系统疾病国际热点和难点,共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参会人数400多人,与会学者、专家60位倾情分享学术成果。在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的精心策划安排下,在所有委员、同道、学者的支持下本次会议结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亚洲城官方登录入口
上一篇:脑科学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突破!全球首款128通道无液氦脑磁图仪获批上市 下一篇:易科泰优惠提供高端医用红外热成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