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前安科发布的招股书了解到,该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5268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
拟募集资金7.02亿人民币,将用于安科松山湖医疗设备建设项目、安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安科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这家成立于1986年的老牌医学影像设备企业,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及微创治疗设备的企业之一,创造了多个民族品牌第一:包括我国首台MRI、首台螺旋 CT、首台移动式CT、首台乳腺 X 线机、首台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等,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
然而,一度和北京万东、沈阳东软一起,并称为中国医疗器械三巨头的深圳安科,在2007年却面临资金链完全断裂、90%员工离职的局面。在这之后,安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了衰落,不断有骨干员工从安科离开自立门户。
“深圳医械帮”中的代表人物,包括迈瑞医疗的创始人李西廷、徐航,理邦仪器的创始人祖幼冬、张浩,宝莱特的创始人燕金元,微点生物的创始人严萍宜等人,均出身自安科。因此,安科也缔造了医械圈“黄埔军校”的传说。
若上市顺利,安科将有机会提高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但如今上市受阻已成事实,安科能否找回“昔日荣光”还需要更多时间来证明。
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的CT市场爆发,让安科成功扭转了业绩亏损的局面。疫情下,安科推出了车载CT和方舱CT,使CT产品的销售额大涨。
但疫情也同样给安科带来了负面影响。公司的另一款主营产品MRI的收入连年下降,从2019年的1.55亿元降至2021年的1.22亿元,占比也从37.07%收缩到18.07%。而XR及微创治疗设备的收入贡献占比也不高,均在10%以下。
显然,在这样的营收结构下,一旦疫情趋于稳定,再加上市场的激烈竞争,CT产品的销售业绩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走下坡路。
此外,安科在研发上的投入也相较国产医学影像“排头兵”联影医疗有着较大差距。在上市受阻,无法加大对研发投入的情形下,何时才能重回“第一梯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截至今年6月,安科已建立覆盖低端和中高端的产品矩阵,实现128排256层CT、1.5T超导MRI等高端影像设备规模化生产。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发展至今,由GPS巨头们垄断的局面,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
在DR领域,国产替代已经实现;在CT、MRI保有量上虽仍有进口品牌占主导,但在设备新增数量上,国产品牌已开始逐步冒头,甚至在部分设备上超过了“GPS”等国际影像巨头。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CT总销售量约3200台,其中以联影、东软等为主的国产品牌占比超50%。还有分析表示,近年来无论是MRI、CT、DSA、PET/CT等高端产品,还是中低端的基础医疗设备,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已经大幅提高。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采购法,国产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
另外在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也重点提出将大力扶持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等七大医疗器械领域。
就在前不久,联影医疗正式登录科创板,东软医疗也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今年6月,明峰医疗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也获受理。
亚洲城官方登录入口
上一篇:联影医疗:国产影像设备龙头“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打 下一篇:西门子医疗与上海电气合作共同推出三款创新医学影像设